《活着》读书报告

首页    教学教研    教研活动    《活着》读书报告

 

高二年级  段金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读书交流平台上,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与感悟。今天,我向大家推介的书是余华的《活着》。

一.作者简介

余华,浙江杭州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自己也差点成为一名医生。1977年,17岁的余华中学毕业后,当上了一名牙医。他每天在南方小镇的街道上撑开一把油布雨伞,手握钢钳给人拔牙。在观看了数万个张开的嘴巴后,余华觉得这样的人生百无聊赖。在不给人拔牙的时候,余华站在临街的窗前,看着隔壁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游手好闲地在大街上走来走去,非常羡慕,便产生了去文化馆工作的念头。去文化馆工作有三条路径,一是会唱歌,二是会画画,三是会写作。余华认为自己音乐和美术细胞都十分稀缺,唯一能够有机会进文化馆的,便是写作了。写了一段时间后,1983年,余华被北京一家文学杂志社邀请去参加一次改稿会,修改他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说。余华从北京回来后,整个海盐县城都轰动了。接下来,余华以海盐县第一位去北京参加改稿会的名人身份,顺理成章地进入海盐县文化馆,宣告弃医从文,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这让我想到了鲁迅,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拯救国民;余华弃医从文,是为了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虽然弃医从文的目的不一样,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流的作家。

1991年,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发表。2004年3月,余华凭借这部小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这是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1993年,余华第二部长篇小说《活着》出版。《活着》获得了众多重量级文学奖,包括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等,还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1998年,余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出版。《许三观卖血记》在2000年入选韩国《中央日报》“100部必读书”,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三部长篇小说,奠定了余华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与苏童、格非、马原、叶兆言、北村、潘军等人一起,被称为“先锋作家”。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活着》迄今为止销售已累计突破1000万册,这是许多作家终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二.写作背景

余华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3年的《活着》。

三.内容梗概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账的积累,福贵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母亲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变成了哑巴。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有庆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有庆的学校校长(县长的女人)怀孩子大出血,学校叫五年级的学生到医院去给校长献血,孩子们一个个的都特别高兴,到了医院,孩子们挨个验血,验了许久,都没有合适的血型,直到有庆才对上校长的血型,可是抽血的医生一直抽,抽到有庆的嘴唇都白,还不停下,有庆就这样死了;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凤霞死后三个月,妻子家珍也死于软骨病;女婿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七岁的外孙苦根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亲手埋葬了五个自己挚爱的人。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在这个世界上。

四.读后感悟

《活着》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村,一座小城,一个平凡的故事。读完之后,我深感故事的凄惨、悲凉。阅读《活着》以前也不是没在书里看到过令人痛心的死亡,但《活着》里面的死亡更加撼人心魄:惨烈的死、激昂的死、平淡的死、失望的死、意外的死。死亡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次次摧毁着人的坚强与期望。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不仅没有他名字中的“福”、“贵”,他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地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

这使我陷入了沉思,作者余华借助“福贵”想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余华在《活着》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乐观态度”。的确,无限接近死亡,才能领悟生存的真谛。在一次次生与死的交织里,福贵学会了活着的真谛,承受世上的一切苦难与不公,在一个又一个夹缝中乐观地寻找希望,最终活下去。任何人读完《活着》,心情都会是沉重的,但正如“夜空越黑,星星越亮”那样,我们也能从《活着》之中获得一种意志,一份力量。不论黑夜有多长,白昼总会到来;不论苦难有多少,总会有一抹甘甜。学会接受、学会忍受,以乐观的态度生活,我想这是作者余华想要告诉我们的。作者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的确,生命中有些事我们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负责、去担当。

“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吗?不,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期望破碎后的痛楚使下一个期望更加真挚,使得来的幸福更加珍重。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苦难、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书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这让我想到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的一段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现在动不了了,才感觉只要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地活着,是多么幸福!”正因为生命伴随着厚重与沉痛,我们更应该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享受生命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为了结果而烦躁、焦虑,这样才能换来人生的平静与从容。

 

2021年3月24日 10: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