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慢下来等一等探究的脚步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生本2018    【教学随笔】 慢下来等一等探究的脚步


每当工作或学习中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就是该学习和充电的时候。

全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河北省也加入了新高考的行列。教育改革莫衷一是,我们未来的教育到底将走向何方?众多教育家和热爱教育的仁人志士都在积极的探索,也涌现出了很多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如:生本教育、差异势能教育等。但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高考分数之间有时又不可兼得,到底该何去何从?迷茫中有幸参加了暑期的新课改培训,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像远航的人看到了岸上的灯塔,终于看到了方向。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实施要求也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纲要中可以看出,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改变现有的过于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那些偏、难、繁、旧知识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才能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探究不流于形式,看着热闹却低效浪费时间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一、要在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

记得郭思乐教授说过,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有前瞻性、要简单、根本、开放,根本是一节课的核心,开放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生成的空间、发挥想象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而不是简单的去书上和材料上找答案。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关于历史课,中国讲甲午战争要学生记住地名、赔款的具体数额、历史意义。而日本的老师会要求学生想象把自己放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角度上探究当时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怎样发挥本国的军事实力,战术的优势对抗当时的北洋舰队。还有日本历史课上提出“中日在2015--2020年间必有一战,其地点可能是东海和台湾海峡”,让学生分析原因。日本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台湾回归后,运油船从台湾海峡过,中国会阻止,会开战。去除民族情绪,单从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具有非常好的开放性,能够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还有听一节历史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节课的内容就是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老师一节课讲述的都是赔了多少钱,割了多少地。如果把这节课的内容和目前的中美贸易战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讨论落后意味着什么?面对美国对我国技术的制裁我们该怎么做?以小论文的形式通过分析思考并以演讲的形式展示,效果会比单纯讲记忆性的知识要好的多。因为历史本来就是一面镜子,以史论今能给学生以充分想象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而发奋学习。当然这些设计需要下功夫深耕教材联系实际,熟练的运用知识和掌控课堂的能力。

二、要给探究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总是怕讲不完课,讲完了又抱怨学生不会,每堂课都按着课前的设计每个环节几分钟来控制,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答不上来,老师直接给答案了,似乎讲完了,我们就心安了。就像填鸭,管你消化不消化给你塞嘴里了,其实这样的填鸭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也就没有消化,忘记和不会是再正常不过了,讲的再多,充其量也就是我们讲过了,心安了。我认为当学生遇到不会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平心静气,静待花开。哪怕一堂课就思考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学生思考的结晶,哪怕有一个创新思维都值,久了也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独立思考是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思维品质。

另外,探究的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有很多机会,比如实验课,实践课,考察课不能错过。尽管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可以多媒体演示很多实验,看很多视频,但终究也代替不了动手实践。最经典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黑板上画多少河流的凸岸凹岸、侵蚀岸堆积岸,都不如带学生去河边看一看。动手实践,走进自然,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在教室里做多少题都不能获得的。可能一次研学旅行就会点燃对这一学科的激情,未来成为这一学科领域的人才。

三、用思维碰撞的火花,点燃探究的激情

我始终认为,没有碰撞出思维火花的课堂,不算是好课堂。那么如何调动学生思考呢?尤其面对现在习惯差的生源。

我认为问题是最好的兴奋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吊胃口”,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促使其去思考探究,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记得我们学习八环节教学法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转化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问题做成学案,给学生思考,我一直觉得这个环节非常好,课堂展示的时候经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且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思维活跃,爱好这个学科的学生,哪届都有几个。这个时候要及时表扬,答对问题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不亚于打了一场胜仗,直接提升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也许将来就成为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精心思考问题的设置,尤其是我们文科,决不能是简单的知识搬家,把课本的现成知识搬到学案上来,而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吊足学生的胃口,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的结论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真正的脊梁走了,病危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写的是56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病逝,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他1992年提出的“山盆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学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的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大家都知道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学了几十年,也教了十几年,突然发现有新的学说替代了,会是什么感觉呢?你敢说你千叮咛万嘱咐教会的知识不会哪天又有替代品出现?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就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比直接让学生记结果要重要的多。比如我在讲地质构造学说的时候不是直接讲“板块构造学说”而是把我们国家李四光教授提出的《地质力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等都大致介绍一下,让学生了解每个学说的背景,每个学说都能解释一部分现象也都有解释不了的现象,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发现新的证据,提出新的学说,你的名字就会载入史册。学生听了,高兴的不得了,互相打趣。这个时候再进入板块构造理论的学习,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也埋下一个伏笔,也许哪天在我的学生里真出一个地质学家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在讲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时候,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发现这两个面的科学家的名字,哪天你发现了新的分界面,就用你的名字命名。学生那个兴奋,好像真是他发现的似得,一堂课兴趣盎然。有学生下课就和我说,老师我将来要考地理系行吗?我说行呀。

以上是我对课堂探究问题的一点体会。众所周知,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21世纪的世界竞争是顶尖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路是走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课堂是学生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拼的是科技,拼的是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责任我们的。

 

存瑞中学地理组   董春华  

2018年11月27日 

 

2022年5月4日 15: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