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 老师不应成为学生的“天花板”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升本2017    【教学论坛】 老师不应成为学生的“天花板”

 

孙龙兴

 

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段子,简直是对传统教学课堂的“神描述”:

有人问为什么同一位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差别怎么那么大,今天看到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老师以4G的速度讲;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学神以3G的速度记;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瞅;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还有个别孩子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 ;还有几个孩子一直飞行模式;还有的孩子一开始上课就自动关机了 ​​​​。

看到之后,觉得说得太形象了!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场景司空见惯:老师在尽心尽力地讲,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心领神会,照单全收;有的学生边听边记领会了大部分内容,有的学生虽然也认真听讲却只能领会少部分内容,有的学生听一会儿脑子就开小差了,有的学生基本上就没听课,有的学生压根儿就没想听课,有个别学生一上课就睡着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的课堂大多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很多老师看了段子后会心一笑,也颇多感慨。我在感慨之余,静心细想,觉得这个段子包含的丰富信息可能是编撰人也想不到的。

这个段子凸显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

第一,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天花板”。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超过“4G”(教师的预设)的,“学神”都是“3G”,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收获低于“3G”。这种情况老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上限,课堂高投入高消耗却低产出,也很难出尖子。

第二,学生的学习收益差距明显。这种收益差距体现在每一节课,累积效应巨大。可以说,到高考的时候,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和考300分以下的学生,从一开始的课堂上就确定了。我们平时不是总困惑“为什么不出成绩吗”?这不就是答案吗?

第三,教学理念明显滞后。这个情景是老师在解释“学生成绩差别为什么那么大”,完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有一种理所当然在里面,隐含着“反正该讲的我讲了,学不学或学得怎么样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这样的课堂观念。老师的定位不是在“学生发展”或“学生学会所学”上面,而是在“我是否讲了是否讲清楚”上面,学生明显呈现“散养”状态。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逐渐“掉队”会是一种常态,学困生的队伍会逐渐扩大,教师的教学会越来越艰难。

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深层次反思三个问题。

一是我们老师是不是都能具备“4G的速度”?

不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老师的教学水准同样有高有低。这样上课最大的风险是“老师就是天花板”,老师的水准具有决定性意义,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4G的速度”只是个假设,如果我们老师本身“内存不足”,达不到“4G”,课堂的效果是不是还要打折扣?

二是老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学霸”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天分,不是老师的价值所在。老师的价值体现在:让“3G”“2G”的学生提速,让“掉线”的学生持久地连接,让“没打开数据连接”和“处于飞行模式”的学生“正常连线”,让“自动关机”的学生“开机”。 就是老师要具备管理和教育各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工作中关注每一名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成就自我。

三是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改什么?

我们总以为课堂教学改革改的是模式,改的是上课的方法,其实首先转变的应该是“教育理念”。不能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教学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必然,每一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长项,关注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这是每一位教师最根本的责任和最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要解放学生,但解放的是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潜能,“解放”不是“放纵”,放纵必然导致课堂的混乱,让学生学无所成。

存在问题就需要改变,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不变,学校不会变。课堂教学改革这么些年,“理论高认同,实践低评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践创新,是我们每一个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者的责任,在操作层面上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要怕犯错误怕失败,求全责备只能故步自封。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学校没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有着骄人的高考成绩。于是很多人就把课堂教学改革与“抓高考成绩”对立起来,认为抓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影响高考成绩。其实,课堂上教会才是硬道理,你不管采取什么办法,不管你是“传统的”还是“改革的”,把学生“教会”,取得好的教学效益就行。“改革”的方法能做到,“传统”的方法也能做到。高考成绩的取得不是“课堂教学”这一单一因素决定的,是综合因素,是整体办学水准提升的结果。比如说:团结高效的管理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严格的学生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心等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很简单,选择一条新的路径,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革不一定成功,但不改革你就一点儿机会一点儿可能都没有。“提升高考成绩”永远是改革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改革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在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的同时,学生还能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改革不是标新立异,是在同样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的情况下,老师教得没那么辛苦,学生学得比以往轻松,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如生本教育所说的:让教师“好教”让学生“好学”。可能有人会说:“你想得美,学生不拼命能学好吗?”是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样需要学生“拼命”,只是在同等的时间和付出里,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老师不再是学生的“天花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最大的调动,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从而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很多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收益会远远的超过“4G”。

我模仿上面那个段子,描绘一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老师有1T的内存,设定学生学习目标为“4G”;没有先“讲”,而是规划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先学”;学生以1G~4G不同的速度自学;“1G和2G速度”的学生在“3G和4G速度”的学生帮助下“提速”;老师通过“讲”等方式帮助全体学生“提速”;班级绝大部分学生达到或超过“4G”的水准;学生的美好情感得到强化和升华,社会性得到发展。

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升级自己的认知,真正以生为本,尊重学生,重视差异,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它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最终必须同学生的资源相结合或相化合,才能发挥效益。”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变学生的“天花板”为学生的“助推器”。

 

2017-8-2   

2022年5月5日 10: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