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 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的关键点

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成果    走向升本2017    【教学论坛】 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的关键点

 

孙 龙 兴

 

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的行为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一个时段的学生学习活动方案。包含四层意思:一是导学案是教师设计的;二是导学案的设计依据是《课程标准》和学情;三是导学案不仅是课堂设计,还包括课前课后一个完整时段的学习活动设计;四是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过程设计,包含学生所有学习行为。

因为是教师的一种预设,导学案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一厢情愿”,实际课堂进程和导学案严丝合缝的情况是很少的,课堂上“出乎意料”是一种常态,而这种生成性正是课堂的活力所在。如果学生前置学习不充分或者根本没有,如果老师课前不能了解学情,聚焦“生成的问题”,总是按照导学案的预设一道题一道题地往下“推”着上课,导学案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是添乱了。

在去年评优课活动中,吴雁泽老师是一等奖第一名,她就是围绕学生前置学习生成的新问题构建的课堂,可以说是抓住了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的关键点。当时,活动中很多课都是按照导学案的顺序“处理”题,吴雁泽这种设计真不多。

这节课是《独立事件与二项分布及应用》的第二课时,学生前置学习问题集中在“(1)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独立事件,P(AB)=P(A)P(B)不清楚在什么条件下使用(2)条件概率不会求,学生只是停留在公式层面,只会记忆不会应用。”

两方面问题是个综合判断,具体怎么让班级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吴雁泽老师选择从“基础检测”第四题入手,选了梁红莲同学的解题过程设计了新问题。为什么选这位同学,吴雁泽给出了理由:一个是她的做法有代表性,二是她的数学基础不好,但是学案做的很认真,虽然最终结果错了,但是体现她课下真的用功了,给她些鼓励给她些自信。吴雁泽老师的这个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维目标”,你看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了吗?

吴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

1. 第一问中梁红莲的解题过程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X的分布列是不是特殊的分布列?求均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 第二问中梁红莲写的P(AB)=P(A)P(B)在本题中成立吗?请说明理由(该式子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本题中P(AB)如何理解。

3. 她的表格对你解决本题有没有启发,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等待展示。

“梁红莲的解题过程”和“针对性的3个问题”是生成的,是吴老师通过学生的前置学习情况看到并设计的,不能事先早早地准备,也不便同头其他教师使用,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我说印成书的导学案不要买?因为那已经失去了导学案的根本属性——主体性与生成性。我们的教学要求有“三次备课”,“第三次备课”就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属于这个班级、这个教师独有的、唯一的教学设计,不可替代,它能让一节课一下子生动起来。

对于问题设计,吴雁泽老师解释:“问题一设置目的是规范解题过程,保证高考大题中尽可能多的得分。另外理解二项分布,在得知是二项分布的基础之上,过程又有了另外一种写法,求均值也会相应的变简单,教学生会识别二项分布。问题二设置目的在于突破难点P(AB)=P(A)P(B),学案中有部分同学作对,所以我认为小组可以解决。问题三是在问题一二都解决的基础之上,问题三也就不攻自破了。”

看看吴雁泽老师对“小组交流”的理解:“课堂进行过程中,学生看着梁红莲同学的解题过程,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相继给出,每一个问题都会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室很安静我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到,他们真的在思考,在动脑。当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一定要交流,所以很自然进入小组交流阶段。”从“独立思考”到“小组交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程序化的要求。

下面的课堂过程很典型。“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倾听各组的想法知道第一个问题可以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却成为了一个难题,做对的同学给不出有力的解释,充分讨论一段时间学生自然而然的停止了讨论。我验证小组讨论结果,让六组展示,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改进方法,学生们都很认可,我又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强调,用二项分布的方法板书展演具体的解题过程,这一过程很顺利。第二个问题学生只是回答了P(AB)=P(A)P(B)应该是在AB为相互独立事件中才会成立。P(AB)代表什么意思却说不出。接下来三组展示第一问与六组一样,第二问告诉我不会。一组的展示同学说P(AB)=P(A)P(B)应该是在AB为互斥事件中才成立。”

这个时候,老师“明白了学生又出现了个新问题,对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混淆,没能清晰理解二者定义”,“新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学生深度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课堂有了相当的思维含量后才出现的。“于是我进行了提示,设些台阶,什么叫相互独立事件,可不可以举个例子说明。这时学生给出抛硬币,掷骰子我说这叫独立重复试验,有没有只是相互独立的,学生又给出甲乙两人射击,甲中靶与乙是否中靶没有关系,我在此基础上提问若甲中靶概率为0.8,乙中靶概率为0.9则甲乙同时中靶的概率为?学生都能得出为0.72,从而P(AB)=P(A)P(B)的条件也就有了,需要AB事件为相互独立事件。其实在这里面也蕴含着对P(AB)的理解。”

合作学习是一种内在需求,不是课堂的一个规定程序。“我知道学生心理依然有个疑云就是在此题中P(AB)代表什么意思,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区别是什么,如果AB是互斥事件P(AB)等于什么?于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进行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觉着这个过程很必要,通过上面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此有些感悟,但没完全理解,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会的教给不会的,把这个问题彻彻底底的解决了,学生也明白了问题三中梁红莲的表格对自己的启发在哪里,通过学生的展示,也验证了学生真的学会了,弄懂了。通过后面的跟踪训练检测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正答率很高,并且有的同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道选择和一道分布列大题,并且是满分。虽然我预设的第二个问题条件概率没有解决,但是看到学生的检测结果我也很欣慰。”

后边的这个安排,就是吴雁泽老师的临场判断了,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老师预设是一回事儿,但课堂发展往往超过或者偏离老师的预设,这个时候老师的选择很重要,涉及到教学的两个走向——“生本”还是“师本”,吴雁泽老师选择了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快速调整教学,真真正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评委对吴雁泽老师这节课评价很高,主要是因为她抓住了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的关键点。而平时的教学中,使用导学案却做不到位的情况很常见。毕竟围绕学生前置学习产生的问题构建课堂,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教学的常规检查也很难触及,是否这样去做,很依赖于教师的自律。而恰恰是这一点,决定了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的成败。导学案本身不能决定什么,有的学校使用,有的学校不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2017/12/12  

2022年5月5日 10:16
浏览量:0
收藏